2025年,歌尔股份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,和苹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微妙了。
一边是全球霸主级的苹果,一边是急需突破的中国制造。
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,仿佛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要上演。
2001年,歌尔股份刚成立时,谁也没想到它会跟苹果扯上这么深的关系。
早期的歌尔,业务平平,跟市场那些小厂没什么区别。
直到2010年,苹果伸出了橄榄枝,歌尔才算真正有了转机。
2010年这个时间点很重要。
歌尔凭着自己的声学技术和生产能力,终于成为苹果的供应商。
从那时起,歌尔的收入像开了挂一样,几年就涨到上千亿。
到2025年,歌尔的年营收重新站上1000亿,净利润增速高达144.93%。
如果说2010年到2025年是歌尔的黄金十五年,这谁也不敢否认。
这背后,苹果的影响力几乎无处不在。
歌尔和苹果的合作,不光是生意上的绑定,更像是命运的捆绑。
歌尔为苹果做扬声器、麦克风,几乎成了苹果声学类产品的核心供应商。
谁都知道,苹果挑供应商挑得特别狠,这种合作关系本身就很不容易。
2022年发生的砍单事件,让外界看到了歌尔的脆弱。
苹果一个决定,歌尔的股价就能大起大落。
尽管合作还在继续,但这种被动局面让人心里总悬着。
表面上看,歌尔和苹果还在互相成就。
实际上,苹果的强势让歌尔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。
2020年以后,歌尔的毛利率一直在20%以下,净利率也跨不过5%的门槛。
做苹果的生意,钱不太好赚,歌尔是典型的“高收入低利润”。
代工厂在苹果面前,话语权有限,只能靠规模取胜。
这背后,其实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缩影。
歌尔的现金流状况很不错。
2025年一季度末,账上有217.4亿元现金,远远覆盖短期和长期借款。
净现比一直高于2,说明赚到的钱都是真的落袋为安。
这样的现金储备让歌尔更有底气应对突发状况。
苹果带来的应收账款压力也不小。
2024年末,歌尔的应收账款和票据高达180.3亿元,资金周转压力不小。
虽然苹果信誉好,账期稳定,但这么大的资金占用,风险还是存在。
歌尔也在通过和上游供应商的账期博弈,把压力传导出去。
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资金拉锯战。
2025年,歌尔意识到过度依赖苹果的风险,开始主动寻求转型。
其实早在2016年,歌尔就已经盯上了VR、AR等新业务。
跟高通合作推出VR一体机,是歌尔多元化的第一步。
后来,歌尔又成了Meta、索尼、PICO这些VR巨头的核心代工商。
Meta Oculus Quest 2、索尼PSVR这些爆款产品,背后都有歌尔的身影。
2023年,这三大客户占据全球VR市场近九成份额,歌尔的地位水涨船高。
2025年,歌尔的智能硬件业务占比已经超过传统声学,成了公司第一大业务。
和苹果的合作占比从48%降到32%,风险分散了不少。
在同行里,这种主动转型的速度算是很快的。
技术创新也是歌尔的保命符。
降噪算法、AR全彩光波导这些新技术,提升了产品附加值。
毛利率从2023年的8.95%涨到2025年一季度的12.41%,回暖迹象明显。
歌尔的挑战还没结束。
VR/AR市场的未来很难说,虽然2028年预估出货量会暴涨,但变数太多。
和苹果的关系始终像一根紧绷的弦,松不得也断不了。
歌尔的故事,其实也是中国制造企业走向全球的缩影。
在巨头的夹缝里求生存,不断转型、创新、博弈。
每一次危机,都是新的机会,也是新的考验。
2025年之后,歌尔很可能还会遇到更多不确定性。
苹果会不会再次砍单?VR会不会像预期那样爆发?
这些问号都悬在空中,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。
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歌尔的每一次转型和挣扎,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。
它和苹果之间的故事,还远远没有结束。
和兴网-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-重庆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